|

“八廉工作法”强化关键少数教育监督

来源:“清风浭城”微信公众号 发布时间:2020-08-27 17:09:55 阅读量:1244

 区纪委监委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,按照“以上率下、以点带面”的工作思路,采取“八廉”工作法,全面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。

 抓廉学提认识,完善期党委(党组)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学习党规党纪机制,采取提示函形式,向区乡两级党委理论中心组推送重点学习内容。今年以来,乡科级单位集体学习党纪法规146次,乡科级一把手讲廉政党课112场次。同时,组建区级廉政宣讲团,整理宣讲课题26个,为区环保局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5家单位进行廉政授课,受教育人数300余人。

抓廉醒清头脑,紧盯春节、清明、端午等节假日,以廉洁(工作)提醒函、提示函和党风政风监督意见书、纪律检查建议书、监察建议书和巡察整改通知书为载体,向乡科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,及负责人事、财务、审批、处罚等重点岗位中层进行提醒,区直单位机关纪委、各乡镇、街道纪委(纪工委)向中层和信访、资金较多的村居书记、主任提醒。今年以来,各级纪检监察机构下发廉洁提示提醒函2564份,纪律检查建议书12份,监察建议书4份,有力督促下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。

抓廉报促履责,针对上级纪委区委全会精神向区委呈报专项报告,针对重点工作、重要部署推进向区委呈报专题报告,针对区领导分管领域信访举报、案件查处情况向领导呈报廉情专报等,提供区领导了解工作情况,强化主体责任、一把手责任、“一岗双责”责任的落实。截至目前,向区委报告反腐倡廉工作10次,点对点向分管区领导呈报《廉情专报》54份。

抓廉警强自省,完善政治性警示教育机制,通过领导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、观看警示教育片、通报曝光典型案件、旁听案件庭审、参观监狱等形式,不断深化政治性警示教育,筑牢不敢腐的“堤坝”。今年以来,印发案例通报5期29起,利用“警示教育数字化展厅”开展专题教育45场次,2200余人受教育,区电视台“思想作风纪律整治曝光台”专栏,通报曝光纪律作风问题6期32起。

抓廉审严把关,严格执行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的规定,在干部选拔任用、代表资格审查、年度考核以及评先评优等工作中严格把关,围绕提拔使用、评优评先回复党风廉政意见43批255人次,提出负向意见1条,一名村书记被取消省级乡村振兴“领头羊”评选资格。要求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权限分层次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活页,活页包括基本情况、重大事项报备、谈话函询、信访举报、党风意见回复等内容,该项工作目前以试点形式正在推进。

抓廉谈常交心,把廉政谈话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、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手段,规定日常谈话、任职谈话、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四种基本类型,每种类型确定谈话人、谈话对象、谈话内容、谈话方式及注意事项。今年以来,组织新任科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2批63人次,区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与权力部门中层干部开展廉洁履职谈话431人次,为党组织与领导干部沟通交流架起了“连心桥”。

抓廉考夯基础,坚持“逢提必考”,严把“廉考关”,把廉政知识考试作为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、廉洁从政教育、党纪政纪法规教育的重要形式,同时,坚持下考一级,由乡科级党组织强化重点岗位、重点人员的学习教育。今年以来,组织对乡镇、街道机构改革中的51名科级调任人员开展了廉政考试,3名测试不合格人员进行了补考。

抓廉防化风险,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,组织行政审批、行政执法、窗口单位梳理权责清单,全面排查评估廉政风险,确定廉政风险点及其风险等级,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,今年以来,制定防范措施87项,科级干部信访举报同比下降12.5%,为全区各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抓手。

分享到:

©中共唐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唐山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3016599号-1